重要意義:廢品回收對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能源和帶動社會效益起積極作用,有助于在整個社會范圍內形成 “自然資源 — 產品 — 再生資源” 的循環(huán)經濟環(huán)路,是政策主導下的公用環(huán)保事業(yè)。
環(huán)保層面:減少環(huán)境污染
避免廢舊物品隨意丟棄導致的污染,如塑料垃圾進入海洋破壞生態(tài)、廢舊電池中的重金屬滲入土壤污染水源、電子垃圾焚燒產生有毒氣體(如二噁英)。
舉例:回收 1 噸廢紙可節(jié)省 17 棵樹、100 立方米水;回收 1 噸塑料可減少約 7.4 桶原油的消耗,降低塑料降解對環(huán)境的長期危害。
批量收集(企業(yè) / 商戶為主)
企業(yè)定點合作:工廠、商場、寫字樓等產生大量廢舊物資(如工業(yè)廢料、廢包裝材料、舊辦公設備),會與專業(yè)回收公司簽訂長期協(xié)議,回收公司定期(如每周 1 次)上門清運,按噸 / 按件結算(比零散回收價格略高)。
專項回收活動:政府或公益組織發(fā)起的 “舊物回收公益活動”(如舊衣物捐贈回收、廢舊電池專項回收),在學校、商場設置臨時回收點,用戶自愿投放,這類回收多以 “公益再生” 為目的,而非商業(yè)盈利。
分揀中心:“粗分類→細分類”
回收員 / 回收點收集的廢品,會先運輸至區(qū)域分揀中心(回收公司設立,多位于城鄉(xiāng)結合部,租金低、交通便利),進行兩步分揀:
步:粗分類:剔除 “不可回收雜質”(如廢品中的泥土、油污、破損無法利用的部件),將剩余廢品按 “大類” 分開(如分為 “紙類”“塑料類”“金屬類”“電子類”“玻璃類”)。
第二步:細分類:對每一大類進一步細分(核心步驟,直接影響后續(xù)再生價值):
紙類:分為 “瓦楞紙(廢紙箱)”“白卡紙(舊書本)”“報紙”“雜紙(如舊包裝紙)”,不同品類紙的纖維含量不同,再生用途不同;
塑料:按 “材質編號” 分類(如 PET 塑料瓶、HDPE 塑料桶、PP 塑料盒,瓶身通常有 “1-7” 的編號),避免不同塑料融化溫度不同導致再生料報廢;
金屬:分為 “鐵(如舊鐵鍋)”“鋁(如易拉罐)”“銅(如舊電線里的銅芯)”,金屬密度和熔點差異大,需單獨分揀才能熔煉;
電子廢品(E-waste):單獨分揀,避免混入其他廢品(因含重金屬,需特殊處理),先拆解出電池、電路板等有害部件,再分拆金屬外殼、塑料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