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接觸電纜行業(yè)的人士可能會看到電線電纜上印刷有有BV、BLV、BVVB、BVR、RV、RVS、RVV、QVR、AVVR、VV、VLV、KVV等諸多型號,后面還有一串數字,那么,這些大學英語符號和后面的數字,它們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呢?下面宜眾電纜回收公司的編輯為您介紹電線電纜的型號常識以及電線電纜的識別方法。
一,首先介紹經常接觸的電線電纜大寫字母的含義:
1、組由一個到二個大寫字母組成,表示導線的類別和用途。如:A-安裝線、B-布電線、C-船用電纜、K-控制電纜、N-農用電纜、R-軟線、U-礦用電纜、Y-移動電纜、JK-絕緣架空電纜、M-煤礦用、ZR-阻燃型、NH-耐火型、ZA-A級阻燃 、ZB-B級阻燃、ZC-C級阻燃、WD-低煙無鹵型 。
2、第二組是一個字母,表示導體材料的材質,如:T-銅芯導線(大多數時候省略)、L-鋁芯導線。
3、第三組是一個字母,表示絕緣層,如:V—PVC塑料、YJ—XLPE絕緣、X—橡皮、 Y—聚乙烯料 、F—聚四氟乙烯 。
4、第四組是一個字母、表示護套,如:V-PVC套、 Y-聚乙烯料、N-尼龍護套、P-銅絲編織屏蔽、 P2-銅帶屏蔽、L-棉紗編織涂蠟克、Q-鉛包。
5、第五組是一個字母、表示特征,如:B-扁平型、 R-柔軟、C-重型、 Q-輕型、G-高壓、 H-電焊機用、S-雙絞型。
6、第6組是一個數字,表示鎧裝層,(下小腳標)2-雙鋼帶、3-細圓鋼絲 、4-粗圓鋼絲。
7、第七組是一個了,表示外護套,(下小腳標)如:0-表示無護套、1-纖維層、 2-PVC套。
二,電線電纜一般常用的有以下規(guī)格:
0.5mm、1mm、1.5mm、2.5mm、4mm、6mm、10mm、16mm、25mm、35mm、50mm、70mm、95mm、120mm、150mm、185mm、240mm等。10(平方毫米)以下的一般叫做電線,10(平方)以上的則叫電纜。
基站用50饋線的生產過程主要包括6道工序,其中三道是檢測。
道工序:入庫檢測,主要對原材料進行檢測。
第二道工序:物理發(fā)泡絕緣。(為關鍵工序)采用世界上的瑞士NEXTROM公司的物理發(fā)泡絕緣生產線,采用三層共擠的方式制成皮——泡——皮絕緣形式,具有低衰減,低駐波比,高發(fā)泡度(7/8“可高達85%以上),高功率容量,的抗腐蝕性和良好的橫向水密封性。
第三道工序:絕緣檢測。主要對絕緣的直徑、電容等幾何參數及一次電氣參數進行測試。
第四道工序:氬弧焊、軋紋。(為關鍵工序)外導體由現今的美國WATSON公司的氬弧焊軋紋生產線。采用多達11套焊接成型模具、獨特的開槽皮帶牽引以及穩(wěn)定的高速軋紋機,確保電纜有良好的彎曲性能,的屏蔽性能,良好的駐波比,良好的圓整度和的波峰及波谷尺寸。
第五道工序:檢測。主要對電纜的外導體幾何參數及二次電氣參數進行測試。
第六道工序:護套。同樣采用的是世界上現先進的芬蘭NEXTROM公司的護套生產線。優(yōu)良的工藝可以保證成品護套的同心度、耐磨性能及耐氣候性達到標準要求。
第七道工序:成品檢測。嚴格按照YD/T 1092-2004標準或用戶指定的技術標準要求對成品電纜的機械物理性能及電氣參數進行測試。
第八道工序:成品電纜復繞。按照用戶的長度需求,將已作好的成品電纜分切復。
第九道工序:包裝出廠。按照行業(yè)標準為依據,根據產品體積的大小、產品重量的不同采用相應的包裝材料及包裝規(guī)格,并做到箱外標示明確,箱內證、單齊全,產品名稱、數量清楚,標簽醒目,明確,有效防止了誤用、混用。
電纜回收公司淺談電力電纜故障的探測
高阻故障和復雜的系統,就要求設備具有更高的能量等級。高壓電弧反射的一些方法,例如數字式電弧反射法和差異電弧反射法,均要求特殊的設備和經嚴格培訓過的操作員操作。
由于電弧反射法十分復雜,使得錘擊法仍然是通用的應用技術。這種技術比較簡單,無需特殊的儀器,也不要求熟練的分析人員。而新儀器具有多功能性,用于錘擊法可以使電纜的潛在損壞減少到小。
在電纜上使用脈沖的時間盡量短,且能提高故障探測效率,是許多電力公司共同追求的目標。在地下直埋電纜和簡單的地下住宅配電系統中,目前有兩種裝置可以達到以上兩個目標。
一種裝置是由美國加州帕洛阿爾托市的美國電力研究協會開發(fā)的,叫做快速故障探測器 (FFF) 。這種 FFF可探測回路斷電之前,當電纜次燃弧時由故障發(fā)射出的波形,而被捕獲的波形,經處理儲存在 FFF 監(jiān)視器中,而監(jiān)視器是連接在 URD系統中通常的斷開點。這種裝置有兩個傳感器,以便監(jiān)視一個回路兩半邊的暫態(tài)故障。當故障發(fā)生時,兩個暫態(tài)峰值之間的時間間隔給出了到故障點的距離。FFF 能自動地工作,并且無需嚴格培訓的操作人員。這種廉價的裝置,完全可以安裝在 URD回路中,作為性的監(jiān)測儀器,以探查所發(fā)生的故障?;蛘哒f在故障發(fā)生之后,該裝置可以作為探測工具使用。由于該裝置在故障之后采用電纜額定值或低于額定值的電壓脈沖進行一次性的沖擊,而且放電只進行一次,因此對電纜損壞的機會小。
1、局部容易過熱
線材整體發(fā)熱,發(fā)熱地面不能被覆蓋。一但覆蓋,被覆蓋區(qū)域溫度會繼續(xù)升高,直至超過溫度,損壞線材,甚至發(fā)生火災。
2、線材耐火性差
線材工作時處在冷熱交替狀態(tài),常用的系材的表面防火材料的抗老化和長時間工作以后的老化對其防火性有一定的影響。具體老化實驗還沒有做,也沒有可信服的數據。線材的防火能力有限,芯材一般都易燃,且燃點底。線材一旦發(fā)生短路或者局部發(fā)熱不均很容易發(fā)生嚴重事故。
3、高輻射
由于電磁原理,不管是雙芯還是單芯,工作時都有較高的輻射,雖然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但是還是對人體有一定的傷害,而且具體的傷害程度暫時還沒有組織和機構對其進行研究。所以不適合有孕婦,小孩的家庭使用。對電子產品也有一定的影響。
4、溫控器故障
溫控器控制電纜的發(fā)熱率和開關。一般的線材單根都能做到20KW左右,少數甚至更高。為了通用性的考慮,溫控器一般設計為安裝在標準的86線盒內,這樣就限制了溫控器的體積,在如此只小的空間內布置高功率的電器相當的復雜。溫控長時間工作的時候,環(huán)境溫度較高,更加劇了電子元件的老化程度線材為了防輻射一般會有金屬的屏蔽層,而這種結構恰好又形成了一種原始的電容,在開關的瞬間,大電流很容易傷害到脆弱的電子元件,引發(fā)損壞,甚至發(fā)生事故。這個是由該系統的結構產生的,無法有效的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