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廢水可生化性,是指廢水中所含的污染物通過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來改變污染物的化學結構,從而改變污染物的化學和物理性能所能達到的程度。生物處理是指微生物借助污水中的有機物維持生命特征、開展生命活動,并借助新陳代謝實現(xiàn)對污染物的清除。因此,需要對水中污染物的含量通過實驗、計算的方法來確定,進而判斷其是否能進行微生物處理。
BOD5與COD是比較常用的水質(zhì)指標,借助B/C比實現(xiàn)可生化性評價是一種的方法。當B/C比值大于0.3時,可以對污水進行可生化處理。隨著兩者比值的增大,其可行性隨之增大。在實際微生物處理中,不需要將有機物完全分解為水、硝酸鹽及二氧化碳,只要保證其含量達到規(guī)定標準即可。
就一體化設備工藝而言,以活性淤泥法為例,其較為成熟的工藝包括A/O法、A2/O法及其他改進工藝等。其 中,A/O脫氮法是指缺氧—好氧法,而A/O除磷法是指厭氧—好氧法,在污水流經(jīng)對應區(qū)域時借助各種微生物菌的分解作用,促使氮、磷及有機物等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
1)設備集成,設備維護簡單:僅使用一臺綜合泵完成包括曝氣、攪拌、回流、排泥功能,大大降低了設備的故障率,基本無需檢修和維護,集成后的設備功率相對提高,容易選型;
2)節(jié)能:僅使用一臺綜合泵,可使得泵處于區(qū)運行,相比活性污泥法的一體化設備,可節(jié)能30-50%;
3)處理效果好:抗沖擊性能和恢復能力強,是傳統(tǒng)活性污泥的2-3倍,對于低溫和微污染水體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4)負荷高、占地?。涸O備投加活性高分子懸浮填料,污染物的去除負荷是傳統(tǒng)活性污泥的2-3倍,采用射流曝氣,氧利用率是傳統(tǒng)曝氣方式的2-3倍,因此負荷高;負荷高相應需要的設備尺寸縮小,采用模塊化、標準化的設計,設備設備結構更加緊湊,占地面積是傳統(tǒng)方法的1/2-1/3;
5)造價低:設備尺寸縮小,需要的材料相應減少,且設備僅一臺綜合泵機電,本發(fā)明設備中不包括風機和攪拌器,節(jié)省大量的造價成本,本發(fā)明綜合泵的設置,替代傳統(tǒng)設備中的風機、攪拌器、回流泵、排泥泵,實現(xiàn)機電設備的整合,便于維護管理、降低能耗;設備的運行方法簡單,電機數(shù)量少,運行能耗低,使用壽命增加,降低了維護費用和運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