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安裝: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安裝位置按照設計圖紙要求執(zhí)行,底邊距地高度1.5m,安裝應牢固,并滿足設計及施工驗收規(guī)范的要求。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安裝在接線時應留有0.1m的余量,在線的端部做好標識。
安裝狀況確認
電氣設備的安裝—調試中間交接確認。確認電氣屏箱安裝位置正確,設備編號標志完整正確,盤內母線連接及相色正確,電氣裸露部分相間及對地間距符合規(guī)定,電纜橋架分節(jié)間接地連接正確,設備接地連接正確,電纜孔洞防火封堵符合要求。設備及其內部元件包括絕緣子的外觀檢查,對缺件或破損件進行登記和補換。
設備清點、核對
根據單線系統(tǒng)圖和電氣原理圖,檢查各電氣設備及內部元件的規(guī)格型號以及在本系統(tǒng)中的代號標志符合設計要求。
校線
確認其回路連接符合電氣原理圖要求??刂?、檢測、保護及信號回路(包括電氣設備內的一次配線和由安裝單位進行的電氣設備間的電纜配線,即二次配線),均應使用校線器或萬用表根據電氣原理圖進行配線校核。
校線包括對配線方式、電流回路導體截面、屏蔽及保護接地線的連接、接地線或接地導體截面的檢查確認。
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電氣設備單元測試
(1)電力電纜試驗:
對電纜的主絕緣作直流耐壓試驗或測量絕緣電阻時,應分別在每一相上進行.對一相進行試驗或測量時,其它兩相導體、金屬屏蔽和鎧裝層一起接地。
電力電纜敷設前,應進行電纜試驗,新作終端或接頭后進行。
(2)交流電流互感器試驗:
測量繞組的絕緣電阻;
交流耐壓試驗;
極性及變比檢查;
校核勵磁特性曲線;
一次繞組直流電阻測量;
(3)隔離開關、負荷開關試驗:
測量絕緣電阻;
測量負荷開關導電回路的電阻;
交流耐壓試驗;
檢查操動機構線圈的動作電壓;
操動機構試驗;
(4)交流電動機試驗:
測量繞組的絕緣電阻和吸收比;
測量線圈的直流電阻;
定子線圈的交流耐壓試驗;
檢查定子線圈連接的正確性;
(5)控制柜檢查:
檢查電氣回路的連接正確性;
檢查繼電器接觸器的動作情況;
相關保護整定值的整定;
正式運轉前的預操作;
繼電保護裝置的單體試驗
用保護繼電器測試儀對各保護繼電器進行測試,內容包括動作特性測試(動作/返回值、時限特性曲線、瞬動值)及刻度校驗,按設計給出的整定數據進行繼保整定。
試驗按照規(guī)范要求和設備制造廠提供的技術說明進行。
程序試驗(即操作試驗)
根據供電系統(tǒng)電氣原理圖,確認受電,母聯及饋出回路開關柜的分合閘操作功能、聯鎖功能、狀態(tài)顯示功能的正確性。
低壓試送電
系統(tǒng)正常運行過程的模擬試驗。進線端施加3相380V交流試驗電壓,其它操作、控制、信號等電源均按正式工作電源投入。按系統(tǒng)運行方式對各低壓開關柜進行操作,檢查母線、各開關輸出側、電壓互感器及電壓指示表的相間電壓和相序關系,以確認供電回路及電壓互感器回路接線正確、回路中不存在短路或斷路現象。
送電試運轉注意事項:
確定送電試運轉負責人,監(jiān)護人,明確送電試運轉范圍及有關設備;
送電試運轉前應檢查各主要設備的絕緣電阻,各送電試運轉設備要有明顯的警示標志并設置隔離帶,無關人員禁止入內;
所有系統(tǒng)的保護裝置應按設計要求整定完畢,控制系統(tǒng)以及事故、報警、顯示等信號系統(tǒng),應經模擬試驗確認正確,確認所有的電氣聯鎖均可靠無誤;
送電試運轉時前,檢查所有的開關應放在正確位置,確認正確的操作程序,確認的停車程序及緊急停車程序;
送電試運轉時應先合主電源再送控制電源,切斷反之。
消防噴淋配水管道開孔安裝步驟:
室內消防管道安裝順序一般由下而上,先立管后橫管支管;先室內再室外,先設備就位再設備配管。立管施工方法與給水相同。密集立管施工主要采用預制組合立管施工技術,單根管道管井施工采用卷揚機,見本章第四節(jié)給水系統(tǒng)安裝技術方案部分。
4.2.3、自動噴淋系統(tǒng)安裝
施工前與裝飾單位配合做好末端定位與吊頂、墻面深化布置工作。為確保噴淋管路安裝管道橫平豎直、凡是均勻分布的噴頭均分布均勻并在同一水平線上。
噴淋支管安裝要密切注意裝飾工程的進度,保證在龍骨施工之前完成支管的安裝及試壓工作。先對噴淋主管進行安裝,確保成一直線主管的同心度,隨時對管路進行校直,確保直線。檢查同一支管上三通、彎頭中心在同一中心線,就是在如下圖所示的一段噴淋支管示意圖中,管件1、3、4的上表面A、B、C要相互平行,同時A、B、C三個面的沿管沿管軸的X軸線須與管道中心線平行。
確保噴淋管線橫平豎直,管道的支吊架的安裝也做到縱向、橫向成線。噴淋頭處在管線試壓沖洗前采用堵頭封堵。4.2.3.1、自動噴淋系統(tǒng)的噴頭、報警閥、壓力開關、水流指示器等主要系統(tǒng)組件應經國家消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測試合格;
B.管道支架、吊架的安裝位置不應妨礙噴頭的噴水效果;管道支架、吊架與噴頭之間的距離不小于300mm;與末端噴頭之間的距離不大于750mm;
C.配水支管上每一直管段、相鄰兩噴頭之間的管段設置的吊架均不宜少于1個,吊架的間距不大于3.0m;防晃支架的設置原則如下:
當管道的公稱直徑等于或大于50mm時,配水管的中點應設置防晃支架,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支管設置防晃支架不應少于1個,且防晃支架的間距不大于15m;當管道改變方向時,應增設防晃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