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凹版印刷中廣泛應用的非封閉刮墨系統(tǒng)中,典型的刮刀角度是50-60度,對于在柔印中應有的封閉式刮墨系統(tǒng),刮刀與網紋輥的理想的接觸角度是30-35度,也有人把反向刮刀的角度定在20-30或25-45度之間,合成刮刀和塑料刮刀通常采用15度、22度或者30度的斜角。 在這些典型刮刀角度外還有很多的其他角度可以采用。
一些刮刀甚至采用8-10度這樣小的角度。在5-40度范圍內,各種各樣的角度都在被使用。如果刮刀角度太大或太小,印刷者將會聽到咯嗒咯嗒的噪聲,這是由于刮刀在上下跳動,而非平穩(wěn)地和網紋輥接觸在一起,這將會導致要么太多或者太少的油墨留在網紋輥上。采用較小的刮刀角度對于印刷品得品質保持連續(xù)性沒有好處,
如果太小,刮刀將會深入網穴,從而對網紋輥和刮刀同時造成損傷。因此,要謹慎選擇恰當?shù)墓文丁? 腔式刮刀系統(tǒng) 腔式封閉式刮刀系統(tǒng)是將兩個刮刀封閉起來:一個起到刮墨的作用,另外一個用來組成腔室,承裝油墨。
刮墨的刀片是反向的,在刀架的頂部,承裝油墨的刮刀是正向的,位于刀架底部。系統(tǒng)兩端裝有密封墊,防止油墨泄漏。油墨是用泵抽進去的,同時還有個回收管道,從而組成一個封閉式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 采用封閉式刮刀系統(tǒng)有很多優(yōu)點。首先,它可以保證油墨的黏度。封閉式刮刀系統(tǒng)保持把油墨封閉在腔室內。由于油墨中的溶劑和水分具有揮發(fā)性,把油墨暴露在空氣中容易使溶劑和水分丟失。
一旦溶劑和水分丟失,油墨就會變稠,黏度增大,從而導致色相的變化,同時也會加大油墨的消耗。這種黏度的變化甚至可能讓油墨的消耗兩增大50個百分點。 其次,使用腔式刮刀系統(tǒng)可以提高印刷品的品質,而且也允許及其高速運轉。同時,這種封閉式系統(tǒng)可以大大減少開機過程中溶劑的使用量,亦可以有效減少那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VOC)揮發(fā)到空氣中。這種系統(tǒng)使得印刷對速度不再敏感,從而保證整個生產過程中油墨的使用達到穩(wěn)定。
防止以上破壞的關鍵是保證所有的配件清潔。 如果沒有認真地過濾油墨,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存在沉淀物,刮墨刀微粒很容易刮墨刀和網紋輥。過濾器和磁性棒都可以作為過濾工具的選擇。相較言之,選擇磁性棒會更好一點。刮墨刀磨損掉的顆粒大小為2-20微米不等,這和油墨顏料的顆粒大小差不多,如果使用過濾器,把刮墨刀微粒過濾掉的同時,也將把油墨中的顏料過濾掉,而磁性棒則能把大塊的干結的油墨和刮墨刀磨損得顆粒帶走,而留下油墨中的顏料。
一些印刷人員可能會選擇塑料刮墨刀來避免刮墨鋼刀產生的一些問題,然而同樣多的問題始終不可避免,因為這些問題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不是刮墨刀本身的問題。當你重復使用一些油墨時,你會發(fā)現(xiàn)油墨很容易結塊。 另外需注意的是,印刷操作工不應該在網紋輥干燥的狀態(tài)下使用刮墨刀刮網紋輥,這樣會因為溫度過高而改變鋼的一些特性,甚至可能導致刮墨刀破裂和剝離。 正確使用 被損壞的刮墨刀很容易就能檢測出來,刮墨刀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極易在印刷品上體現(xiàn)出來。如它會在印刷品上產生一些條紋。
刀片安裝不正確會導致刮墨刀和網紋輥之間形成兩個角度,從而印出兩個不同的顏色。另外,印刷速度也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速度越快,產生的問題就會越多。 印刷操作人員應記?。喊惭b網紋輥是重要的。在刮墨過程中,刮墨刀都是被設計好的,幾乎都是網紋輥磨損刮墨刀,這種磨損很細小。對于操作人員來說,一定要記住不能使用一把刀時間過長,換一把刀花費2美元總比換一根網紋輥花費1000美元強。 大部分刮墨刀達到客戶手中時都是能夠和印刷機匹配的,但是有些時候客戶需要剪切刀片來滿足印刷機尺寸的要求。
如果需要剪切刀片,需要在正確的工作地點,使用正確的剪切工具,并且要有耐心,不能倉促。當然,還是直接買尺寸合適的刮墨刀,保證刮墨刀的長度合適,避免對刮墨刀過多的處理。 即使使用預先裁切好的刮墨刀,操作者也要花足夠的注意力來保證刮墨刀得正確使用。他們應當先從視覺上觀測刮墨刀有沒有凹痕或者其他破損,尤其是在刃口部位。也需要保證刮墨刀刀片垂直,沒有彎曲和卷曲。操作者要從頭到尾明白操作指引,保證每一步都操作正確。
請謹記,在安裝刮墨刀之前確保所有的夾具和腔室干凈是重要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