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首飾鉑金含量約在九成以上,其中金鈀含量及賤金屬含量較高,有些常含銠銥。雖說有許多方法都可以將此類鉑金提純到99.99%鉑金,但許多方法不是速度慢就是成本高,或是回收率低或是污染嚴重,都難以推廣和接受!
比如兩公斤鉑金在萬用反應器中,由于正壓溶解、負壓趕硝僅用4小時溶解趕硝完畢,因密閉反應,隨煙氣的鉑金在尾氣吸收器中完全回收!尾氣在吸收器中被中和還原,污染極小,過濾后母液直接進入萬用萃取器萃取金、鈀,過稱僅10分鐘!萃余液一次水解過濾后反酸沉鉑,用聯(lián)氨還原出不低于99.99%鉑金。整個過程8小時,回收率很高,成本且很環(huán)保!金、鈀萃取劑中的金、鈀在積累到近飽和時再反萃,如此用成本來積累少量金鈀。
非金屬物質主要是印刷電路板材料等,一般呈浮渣物去除,而貴金屬和其他金屬物質呈合金態(tài)流出后再精煉或電解處理。
濕法冶金工藝提取貴金屬始于20世紀70年代西方發(fā)達國家,該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貴金屬能溶解在硝酸、王水或其它苛性酸中的特點,將其從廢舊家電中脫除并從液相中予以回收。
由于該技術廢棄排放少、提取貴金屬后殘余物易于處理、經(jīng)濟效益顯著、工藝流程簡單,目前,它比火法工藝應用更普及更廣泛。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三價鐵離子的氧化性將貴金屬合金中的其他金屬氧化溶解使貴金屬裸露出來便于回收,還原的二價鐵離子被再氧化用于浸取。
導電銀漿回收按燒結溫度不一樣,分為高溫銀漿回收,中溫銀漿回收和低溫銀漿回收。其間高中溫燒結型銀漿回收首要用在太陽能電池,壓電陶瓷等方面。低溫銀漿回收首要用在薄膜開關及鍵盤線路上面。 當前國內每月對低溫銀漿回收的月用量大概在40噸左右。其間大多數(shù)份額被美國,日本的品牌所強占。國內做的比較好廠家有江蘇納為,上海寶銀等。跟著歐盟無鹵規(guī)范推廣,越來越多的客戶需求對產物不含鹵素。這個技術壁壘招致了國外廠商根本操控了高端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