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義務
《華沙公約》明確規(guī)定了承運人應承擔責任的三種責任形態(tài):
(1)旅客人身傷亡;
(2)行李、貨物滅失、損壞;
(3)延誤。
因發(fā)生在民用航空器上或者在旅客上、下民用航空器過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人身傷亡的,承運人應當承擔責任;但是,旅客的人身傷亡完全是由于旅客本人的健康狀況造成的,承運人不承擔責任。對旅客托運的行李、隨身攜帶物品或貨物在航空運輸期間毀滅、遺失或損壞的,承運人應當承擔責任。承運人應當對因延誤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如有正當理由”,不構成延誤責任,舉證責任由承運人承擔。
航空運輸業(yè)是一個高投入的產業(yè),無論運輸工具,還是其他運輸設備都價值昂貴、成本巨大。因此其運營成本非常高,航空運輸業(yè)由于技術要求高,設備操作復雜,各部門間互相依賴程度高,因此其運營過程中風險性大。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和組織都沒有相應的財力,像貼補城市公共交通一樣去補貼本國的航空運輸企業(yè)。出于這個原因,航空運輸業(yè)在世界各國都被認為不屬于社會公益事業(yè),都必須以盈利為目標才能維持其正常運營和發(fā)展。
航空公司是指擁有航空器并從事航空運輸服務的公司。航空公司具有如下特點:
首先,必須擁有—定數(shù)量的飛機,這是航空公司成立的前提條件。
其次,必須有與其能力相適應的航空運輸業(yè)務。
冉次,航空公司最主要的業(yè)務是把旅客和貨物從一個地方運至另一地方。
托運人要求包用飛機運輸貨物,應填交包機申請書,經承運人同意接受并簽訂包機運輸協(xié)議書以后,航空包機貨物運輸合同即告成立,簽訂協(xié)議書的當事人,均應遵守民航主管機關有關包機運輸?shù)囊?guī)定。因承運入的過失或故意造成托運人或收貨人損失,托運人或收貨人要求賠償,應在填寫貨物運輸事故記錄的次日起一一百八十日內,以書面形式向承運人提出,并附有關證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