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用這項專利技術對其進行不斷改進的過程中,一位科幻小說作家Isaac-Azimov在他的“裸露的太陽”一書中講述了使用信息編碼的新方法實現(xiàn)自動識別的事例。那時人們覺得此書中的對講機符號看上去象是一個方格子的棋盤,但是今天的對講機專業(yè)人士馬上會意識到這是一個二維矩陣對講機符號。雖然此對講機符號沒有方向、定位和定時,但很顯然它表示的是高信息密度的數(shù)字編碼。
對講機發(fā)射部分:
鎖相環(huán)和壓控振蕩器(VCO)產射的射頻載波信號,經過緩沖放大,激勵放大、功放,產生額定的射頻功率,經過天線低通濾波器,抑制諧波成分,然后通過天線發(fā)射出去。
接收部分:
接收部分將來自射頻的放大信號與來自鎖相環(huán)頻率合成器電路的本振信號在混頻器處混頻并生成中頻信號。中頻信號通過晶體濾波器進一步消除鄰道的雜波信號。濾波后的中頻信號進入中頻處理芯片,與第二本振信號再次混頻生成第二中頻信號,第二中頻信號通過一個陶瓷濾波器濾除無用雜散信號后,被放大和鑒頻,產生音頻信號。音頻信號通過放大、帶通濾波器、去加重等電路,進入音量控制電路和功率放大器放大,驅動揚聲器,得到人們所需的信息。
調制信號及調制電路:
人的話音通過麥克風轉換成音頻的電信號
信令處理:
CPU產生CTCSS/CDCSS信號經過放大調整,進入壓控振蕩器進行調制。接收鑒頻后得到的低頻信號,一部分經過放大和亞音頻的帶通濾波器進行濾波整形,進入CPU,與預設值進行比較,將其結果控制音頻功放和揚聲器的輸出。即如果與預置值相同,則打開揚聲器,若不同,則關閉揚聲器。
手持式無線對講機
這是一種體積小、重量輕、功率小的無線對講機,適合于手持或袋裝,便于個人隨身攜帶,能在行進中進行通信聯(lián)系,其功率一般VHF頻段不超過5W、UHF頻段不超過4W。通信距離在無障擋的開闊地帶時一般可達到5公里。該機適合近距離的各種場合下流動人員之間的通信聯(lián)系。在無線電話機的系列中,手持式無線電“對講機”的應用數(shù)量及品種是最多的,約占80%以上。